民族团结一家亲 石榴花开幸福来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尹耀增
盛夏的哈勒景草原,牧草渐丰,成群的牛羊悠闲觅食。
7月2日,记者来到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哈勒景蒙古族乡哈勒景村,沿途可见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宣传画报和标语。
在这片水草丰茂的大草原上,各民族其乐融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各民族大团结的初心和使命。对世代居住在哈勒景的人们来说,“民族团结进步”六个字,已深深融进他们的血脉里。
在哈勒景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观摩点,改造提升后的民族团结教学点,首先映入眼帘是两个鲜红的石榴雕塑,一个竖剖的石榴,鲜红饱满的石榴籽紧紧相拥,一个是完整的石榴,下面黑底黄字写着: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
“这是我乡结合县委提出的‘研学游’工作要求,突出民族团结、民族文化的一个教学点。包括金语廊道、村史馆、民俗展示馆、体育竞技场、与民族团结形象标识同框打卡点和三个民情体验点。教学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目的,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哈勒景乡乡长元旦姐娓娓道来。
“我们要牢记并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讲话精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在发展进程中我们总结提炼民族团结‘六合六创’工作法,形成了以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以产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融合,以典型治理推动基层治理的经验做法,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常开长盛。”元旦姐说。
说起哈勒景村的民族大团结,就不得不提到村党支部原书记拉毛扎西老人一家。拉毛扎西一家是由蒙古、回、汉、藏四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他和儿孙是蒙古族,老伴是回族,儿媳是汉族,女婿是藏族。一家人彼此尊重各自的民族习惯,在生产生活中互敬互爱、其乐融融。每逢传统节日,他们都会身着特色的民族服饰,共度佳节。以小家庭的和谐团结诠释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意义,在全村树立了和睦相处、融合发展的典范。
无独有偶,哈勒景乡的乌兰哈达村原监委会主任才仁东主一家也是由蒙古族、藏族和汉族等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才仁东主是蒙古族,他的妻子是藏族,他们已经携手走过36年的幸福生活。“二女儿嫁给了汉族,过得也很幸福。这些年我没跟岳父岳母拌过嘴,也没跟亲家红过脸,全家人在一起只有开心和幸福。”才仁东主的幸福洋溢在脸上的皱纹里。
“全乡单一民族家庭只有17%,族际通婚比例很高。这是我们始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生动实践。”元旦姐欣慰地说。
夏季凉风吹过绿油油的牧场,拂过牧民幸福的脸颊。在新时代党的光辉照耀下,哈勒景各族干部群众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呈现出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编辑:殷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