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齐上阵 社区“好帮手”

通讯员 李志锋

“老人家,社区通知这几天有阵雨或大暴雨,没有急事千万别出门。家里缺什么,你只管告诉我,我让儿子去办理就行。”连日来,只要天气发生变化,家住西宁市七一西路三号院的回族居民马金梅都要跑上楼上去看望90岁的独居老人雷老太,提醒她注意安全。

家住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兴海路街道尕寺巷社区七一西路三号院的回族老人马金梅,今年74岁,根据她的意愿,社区委托她担任6号楼4单元的楼长。在小区居住30多年,马金梅自愿加入社区“金色石榴”志愿服务队、“红袖标”联防联控志愿服务队、“石榴籽家园”志愿者服务队,担负起社区党风监督哨和小区矛盾化解调解员等义务服务,在水费收取、照顾独居老人、维护院内环境卫生、化解邻里矛盾等方面发挥着社区党委“好帮手”作用。数十年如一日,马金梅真诚服务邻里、积极参与小区建设,受到小区居民的信任与尊敬,大家亲切地称她为“爱心妈妈”。

“90岁的独居老人雷老太,居住在马金梅楼上,是她重点照顾的对象。每次做了好吃的,马金梅都会想着雷老太。发现老人有个头疼脑热,马金梅就做好饭端到床前,喂给老人吃。天气晴朗时,经常搀扶老人到楼下晒太阳,唠家常解解闷。“我们非常感谢她。”谈起马金梅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尕寺巷社区党委书记魏雪琴由衷地说。

马金梅的言传身教深深影响了家住秀水路13号院的小儿子贾建辉,他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争做民族团结“践行人”。贾建辉居住的小区是一个藏族、回族、汉族等多民族居住的老旧小区,院子有两栋楼房居住着80多户人家,半数居民在州县上班。小区虽然人不多,但问题不少:车辆乱停乱放、小区杂草丛生、上下水管网经常堵塞、水费无人收取……贾建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主动找到社区请求担任小区“院长”一职。

“他从母亲那里学来的经验吧,处理小区难题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并且处理的结果居民都很满意。现在,很多在周县上班的居民把家里的钥匙留给了他,让他帮助处理一些突发问题。”对于这个年轻的帮手,尕寺巷社区党委书记魏雪琴很满意。

今年以来,社区党委探索推出民族团结“一·五六”工作法,动员辖区力量积极参与到“党建+网格+治理”工作中来,扎实开展厨艺大比拼、同唱一首歌、全民阅读和文明创建等系列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居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区“好帮手”和民族团结“践行者”,有效提升社区综合治理质效。


编辑:祁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