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父亲的花园
短评:
花儿,是这世上最美好的事物,无论在哪个季节,或艳或雅或洁的鲜花,总会令人眼前一亮,流连忘返。在青海作家熊国学看来,他心中最美的花儿,无疑是父亲精心侍弄的小花园中四季盛开的各种各样的花儿。本期《声声慢》,邀请您一起品读熊国学为记录自己花匠父亲所著的散文《父亲的花园》,一起走近一位爱生活,爱种花的老人,一起陶醉在他小花园的美丽和芬芳中,感受从花开到花落,时光的流逝与大自然的规律。带着对世界的热爱,懂得珍惜的含义——花开之时,好好观赏,而花谢之时,与之深情道别,也相信明朝依然花开绚烂,生活值得期待。
正文:
初夏,父亲的花园,牡丹、芍药、石榴、川草、月季、百合开得一片火红。
午后,花园旁的遮阳伞下,一家人喝茶聊天,其乐融融。父亲不时指点花园里的花,一脸的幸福。
父亲喜欢读书,长时间看书,眼睛麻花花的看不清。下象棋,打扑克又没那个爱好。想来想去,还是种点花吧。于是就有了这个花园。
花园是父亲自己动手建的。翻地,施肥,浇水,耙磨,一点不含糊。
父亲收集了草本类的花种,栽种动员了全家的力量。母亲从亲戚家里移来红白两色牡丹树。黑牡丹虽比不上鹅黄、魏紫那么名贵,但也是稀有品种。我托了朋友,朋友又托了他的朋友,辗转再三才请进父亲的花园;月季是二弟从宝鸡快递过来的,一共有六七株;芍药、东洋菊、川草、百合,石榴花是家传的老品种,爷爷奶奶在世时就有栽种。四叔从互助带来了两株新品种的东洋菊,说花有碗口那么大,花瓣层层叠叠,颜色艳丽,父亲很是期待。
春天一眨眼过去了。夏天来了,花草们一个个长成窈窕淑女,纤纤细手举着五颜六色花瓣的遮阳伞,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牡丹雍雍华,芍药风姿绰约,荷包花憨厚朴实,月季清秀伶俐,川草似喇叭嘹亮,东洋菊旧貌新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花开时节,花园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像是来了一群少男少女的花仙子,叽叽喳喳,打打闹闹。你推我一把,我搡你一下,躲闪避让中不时发出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笑声中,一股淡淡的花香氤氲在空中,越过农家小院,向远处飘散而去。
晴朗的早晨或午后,父母搬张小凳子,坐在花园旁,花树斑驳的光影下,父亲悠闲地看书,母亲一手拿着鞋垫,一手持着彩线,绣得牡丹活灵活现,惹得花园里的牡丹心生妒意。父母辛劳一生,大部分时间在田里劳作,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到老了,坐在这片花园旁,看看书,做做针线,拉拉家常或看看花,也算是对没有花前月下浪漫的一点补偿吧!
父亲的花园不断扩大,花色品种增加了不少。随之问题也来了,父亲花园的扩张侵占到了母亲的菜地,母亲以一家人吃菜为由据理力争,父亲则采取明年复明年的推延政策来搪塞。有一天,他看到花园里密密麻麻的花,混乱不堪,最要命的是不同花粉的传播,花的品种出现了异化,为此他下决心给母亲让步。他对花园重新作了调整,周围种上花树,中间是菜地,菜地里零星种了一些高杆花卉,疏疏朗朗。这样一来,既能赏花,又能吃菜,相得益彰,父亲、母亲心里自然十分高兴。
秋天一过,父亲把菊花、八瓣梅、太阳花等采集到的种子,晒干,包装,标注,储藏。块茎类的比如芍药、东洋菊、百合等储藏在地窖里越冬。
又一个春天来了,他把秋天收藏的花种送给庄邻们。
我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一年里居家的日子不多,庄廓院里早被冰草占领。父亲给我一包菊花种,说让院子里应该有点花儿。开春的时候整好地,种了进去。秋天回到家,推门进去,呵,一院子的菊花蓬勃,瞬间,在外奔波、劳累的困顿荡然无存。
一年过去了,父亲送出去的花种盛开在庄邻们的院子里。此时父亲不单留恋在自家的花园里,更多的走进庄邻们的花园里,交流种花的心得,交际圈一下子扩大了好多,心情也更好了。
父亲的花园,把养花赏花的好心情传播给了更多的人们。
作者:熊国学;
短评/主播/配图:谭梅;
编辑:殷海燕;
主编:王十梅;
总监:王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