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件文物说青海】大角盘羊纹彩陶罐——《百件文物说青海》之四十六
远古时期的青海是羌人的聚居地。《说文解字》解释:“羌,西戎牧羊人也。”羌字从羊,是由“羊”“人”两部分组成。羊不仅是羌人崇拜的动物图腾,也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于是,羊成了远古彩陶上常见的纹饰。
1980年,青海省文物考古队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阿哈特拉山山顶,发现了一片青铜时代卡约文化墓地,里面出土文物万余件,如今馆藏于青海省博物馆的大角盘羊纹彩陶罐便是其中之一。这件彩陶罐高13.2厘米,口径14.1厘米,腹径17.8厘米,底径6.5厘米,为泥质红陶。彩陶罐上绘制有多种纹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绘制于陶罐上腹部的两组立姿大角盘羊纹。六只大角盘羊形态逼真,形象生动。发掘资料显示,这种大口双耳罐出土时罐内多盛有兽骨,少数还放有粮食,因此它可能是一件用来盛放肉类食物的器具。
在阿哈特拉山墓地还发现了大量羊角作为随葬品放置在棺板和二层台上,以作为财富的象征。羊是如此重要,当时的陶工在制造彩陶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对羊的信仰、风俗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之中,这件大角盘羊纹彩陶罐体现了先人的羊崇拜。
全国很多地方都出土过有羊图案和造型的文物。羊崇拜图的彩绘最早出现在甘肃出土的彩陶罐上;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商代青铜龙柱形器,又称羊角龙柱;湖南省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四羊方尊,上有盘羊头形象;还有馆藏于青海省博物馆的汉代卧羊铜灯……它们和大角盘羊纹彩陶罐一样,反映的都是古人对羊图腾的崇拜。
如今,在四川的羌族服饰上经常能见到盘羊图形装饰,京剧、川剧、傩戏等戏曲演出服装上仍有许多盘羊图案。在成语典故里,与羊有关的就有近百条。吉祥如意等祝福用语至今广为流传。由此可见,中国的羊文化从远古延续至今,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策划:马钧 王丽一;
拍摄/制作/配音:王十梅;
文字:黄志成 王十梅;
编辑:祁进梅;
主编:辛元戎;
总监:王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