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现代幸福”新玉树|依托“天空地” 绘就玉树生态科普新画卷

4月12日,玉树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的监测大厅里正在不断切换实施监控画面。这些画面来自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昂赛地质公园、万里长江第一湾等众多生态重点监控区域。基地设立于2019 年,以“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为依托,坚持数字赋能“中华水塔”智慧管理,打造“江源之窗”观测体系为特色的宣传展示单元,以动态、直观、立体的方式介绍玉树生态质量,讲述三江源生态故事。近年来,基地以环境监测设施向公众开放为载体,进一步丰富环境教育基地内容和形式,成为重要的生态环保科普宣传平台和推介美丽新玉树的窗口。图为玉树州生态环境教育基地。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魏慧敏 潘昊 肉旦尖措 摄
4月12日远程实时监测画面。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魏慧敏 潘昊 肉旦尖措 摄
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测点画面。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江第一湾观测点(8月23日监测画面)。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魏慧敏 潘昊 肉旦尖措 摄
隆宝滩上的“精灵”——黑颈鹤(监测画面)。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魏慧敏 潘昊 肉旦尖措 摄
黑颈鹤飞抵隆宝滩湿地(监测画面)。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魏慧敏 潘昊 肉旦尖措 摄

4月12日,玉树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的监测大厅里正在不断切换实施监控画面。这些画面来自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昂赛地质公园、万里长江第一湾等众多生态重点监控区域。基地设立于2019 年,以“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为依托,坚持数字赋能“中华水塔”智慧管理,打造“江源之窗”观测体系为特色的宣传展示单元,以动态、直观、立体的方式介绍玉树生态质量,讲述三江源生态故事。近年来,基地以环境监测设施向公众开放为载体,进一步丰富环境教育基地内容和形式,成为重要的生态环保科普宣传平台和推介美丽新玉树的窗口。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魏慧敏 潘昊 肉旦尖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