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阅兵中汲取奋进伟力
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铁甲生辉,战鹰翱翔。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以震撼人心的方式,将历史的荣光与时代的使命熔铸一体。这不仅是一场庄严的纪念仪式,更是一部昭示中国力量、激荡民族精神的恢弘史诗,感人肺腑、催人奋进,激荡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这场阅兵,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深情回望与崇高致敬。参阅方阵中,承载着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等抗战劲旅血脉的荣誉战旗,无声诉说着“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与坚韧。八十年岁月流转,但抗战精神早已融入民族血脉,成为我们最深沉的力量源泉。铭记,是为了永不重蹈覆辙;缅怀,是为了汲取先烈以生命铸就的精神伟力。阅兵以最直观的方式,将这份沉甸甸的历史记忆与民族精魂,烙印在青年一代心中,成为砥砺前行的永恒灯塔。
长安街铁流滚滚,苍穹下战鹰列阵。从“小米加步枪”的艰苦卓绝,到今日100%国产化的“大国重器”体系列装,覆盖指挥控制、侦察预警、防空反导、火力打击、综合保障全维领域,人民军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是中国捍卫和平、维护正义的坚定决心与强大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这份由实力支撑的和平宣言,彰显负责任大国的自信担当,更让国人倍感安全与自豪。
此次阅兵最鲜明的时代注脚,在于其揭示了现代战争形态的深刻演变与我军面向未来的强大能力。体系编成、混合编组的新型作战力量,首次亮相的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利器、智能化无人集群与先进反无人体系……这些“国之重器”,是科技强军战略的生动实践,更是对打赢未来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的响亮回答。它深刻诠释了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的现代战争制胜之道。从“钢铁洪流”迈向“信息洪流”“智能洪流”,人民军队正加速推进质量效能型转变。这不仅是对关键技术的突破宣言,更是抢占未来战争制高点的能力宣示。
胜利日的荣光犹在,奋进新征程的号角长鸣。这场大阅兵,是矗立在复兴征程上的精神丰碑。它昭示着强国必先强军,军强方能国安;铭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更光明的未来。吾辈青年,当从这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强音中,汲取穿越时空的抗战精神伟力,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以“只争朝夕”的奋斗,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矢志创新、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书写无愧时代的青春华章!让胜利的荣光永远照耀中华民族的奋进之路。
文字:王威然;
编辑:王有婧;
主编:杨燕玲;
监制: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