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蒸日上的好生活
一夜秋雨过后,依偎在黄河臂弯中的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东湾镇三合村清新如洗,上千座温室大棚沿着黄河绵延铺展,蔚为壮观。
早晨,三合村一社的村民张旭平开着三轮车来到田间,迫不及待地钻进大棚里,拔草、松土、整地。
“上一茬种的西瓜,9月种上草莓秧子,到年底就可以采摘了。”张旭平一边忙碌,一边合计着后半年的种植打算。
三合村地处县城东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路网四通八达、农田灌溉便利,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村,蔬菜种植历史长达30余年。
2014年,凭借多年的蔬菜种植经验与技术积累,三合村开始大规模发展设施蔬菜。自那时起,一座座全钢架装配式日光温室在田间拔地而起。
“好日子就是从建温室大棚开始的。”张旭平回忆。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村里从种植玉米等粮食作物转型为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张旭平迈上了致富之路。
起初,三合村普遍以大田的形式露地种植辣椒、西瓜,但病虫害多、产量不稳定。后来,村民自发用木头、土砖搭建简易大棚改善种植条件,直到村里全面推广日光温室。
“你看,现在的温室大棚全是钢架,空间大、条件好,产量也上去了。”张旭平说。
张旭平今年57岁,十年前正是供养两个儿子上学的时候,妻子又因干活摔伤一度失去劳动能力,家中因病因学陷入贫困,被列入精准扶贫户。
赶上好政策的张旭平,在村里承包了十几亩地,修建的3座日光温室助力收入稳定增长,让他和家人彻底摆脱了贫困,也让生活有了盼头,有了奔头。
近几年,张旭平开始尝试种收益更好的瓜果品类。“现在主要种草莓、羊角蜜和西瓜,一年下来能挣10万元左右。”张旭平告诉记者。
依靠种大棚,张旭平一家不仅告别贫困,还迎来了蒸蒸日上的好生活。
推开张旭平家挂有“美丽庭院示范户”标牌的大门,宽敞的院子里干净整洁,栽种的苹果树、枣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房子里里外外被粉刷一新,添置了不少家具电器,房门上还贴着儿子们结婚时的“喜”字,老房子旁边新盖了3间屋子。
“儿子们已经成家立业,再过几年种不动地就‘退休’,跟老伴好好享受生活。”谈起未来,张旭平言语朴实,脸上笑意盈盈。
发展设施蔬菜产业,让张旭平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也让三合村的蔬菜产业有了质的飞跃。目前,全村拥有新型日光温室2580座,蔬菜年产量7000万斤,畅销宁夏、内蒙古、青海、新疆等地,年产值达6500万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
产业兴,则乡村兴。日新月异的三合村,正如同黄河母亲一般,奔腾不息、气象万千。
编辑:刘海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