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州唐卡艺人土登伟色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青海日报融媒体3月29日讯(记者 李兴发)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全国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技艺、民俗等10大类别942人上榜,其中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马尾钉线绣唐卡手艺人土登伟色榜上有名。
土登伟色1968年出生在班玛县亚尔堂乡果芒村的一户普通牧民家庭,7岁时拜当地有名的画师拉杰为师,16岁开始接触马尾钉线绣唐卡制作,30岁游历西藏,系统学习了草图绘制、色彩搭配、创作技巧和图案设计等,在传承马尾钉线绣唐卡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独创了新的制作技艺和图案花式,形成独特的风格样式。此后,已有成就的土登伟色继续钻研绘画技艺,先后赴上海、北京等地参加了油画培训,获得国家“古建彩画工”三级证书等在内的多项证书。2014年,土登伟色被授予青海省二级民间工艺师称号;2018年其唐卡作品《格萨尔王》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同年被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列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马尾钉线绣唐卡是用刺绣、堆绣和绘画等多个手工艺相结合制作而成的唐卡作品。一幅马尾钉线绣唐卡主要材料有马尾、丝帛、珍珠、丝线和织锦缎等,制作包括素描定位打磨、马尾缠绕丝帛、绣制画面、熨烫加工等13个步骤。马尾钉线绣唐卡流传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土登伟色是第五代传人,已制作包括《纪念建党100周年——地球妈妈》《北京奥运冰墩墩》,以及12米长卷唐卡《莲师三尊》等代表作在内上百件作品。
主编:王十梅;
编辑:韩丽萍;
总监:王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