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江源到入海口,征程万里初心如一

九省(区)联动!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周年之际

甘肃日报报业集团

甘肃新媒体集团新甘肃客户端联合

沿黄各省区党媒党端推出联动策划­

“同饮黄河水 共筑小康梦”

牢记嘱托,凝心聚力

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水更清 岸更绿 人民生活更幸福】

2019年9月1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

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以水而定、量水而行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

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1.jpg

2.jpg

———— 甘肃 ————

滔滔黄河

犹如一条昂首巨龙

在甘肃“两进两出”

浩荡奔涌913公里

哺育了陇原儿女

润泽了甘肃大地

在陇原大地泼墨挥洒出

一幅写意的绚丽画卷

3.jpg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时指出,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

雨后的黄河甘南玛曲段,宛如一条镶嵌在草原上的蓝色飘带。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生晖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甘肃着手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主线,主动作为,先谋先行,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污染现状调查,绘制入河排污口“一张图”,强化黄河流域工业企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船舶码头等领域污染治理,不断推进系统保护治理,提升黄河水源涵养能力。如今,国家和甘肃省监测的黄河流域14条河流34个断面的水质优良比例由94.1%改善至97.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

抓住机遇快步走,编制一部高质量规划是重中之重,甘肃主动作为,先谋先行。2019年以来,甘肃省启动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规划编制,建立了理论、政策、技术、项目4个数据库,谋划和初步实施了一批保护治理项目,着力推进黄河流域治理保护。

———— 青海————

黄河宁,天下平

作为黄河源头

青海肩负着

“抓好大保护,推进大治理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的历史责任

沿着黄河的“脚步”顺流而下

“源头责任、干流担当”八个字

在青海人心中变得

越来越具象,越来越立体

4.jpg

在青海,黄河流域面积达15.23万平方公里、干流长度占黄河总长的31%、多年平均出境水量占黄河总流量的49.4%,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决定性影响。

黄河青海循化段(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摄

没有源头水源涵养,就没有几千年来奔流不息的滚滚黄河。自觉担负起黄河源头生态保护治理的重大责任,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青海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使命。

2020年3月3日,青海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量水而行、节水为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规划、协同推动”的重大原则,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突出黄河保护,强化黄河治理,确保黄河安澜。

———— 四川 ————

九曲黄河十八湾

第一湾即在四川境内

黄河与逶迤而来的白河交汇

在广阔的大草原划出一道“S”形大湾

留下秋水长天的庄严圣景

保湿、增绿、减畜、转产

水丰、草美、畜壮、人富

四川黄河流域的生态文明协奏曲

多么和谐而美妙

5.jpg

作为黄河源头三省之一,四川境内黄河干流总长174公里,流域面积1.87万平方公里,涉及阿坝州的若尔盖、红原、阿坝、松潘和甘孜州的石渠5县,占全流域的2.4%。占比虽小,作用却不容小觑。四川每年补给黄河的水量约45亿立方米,对黄河上游干流径流量的贡献,旱时约为45%、丰时约为29%,犹如自带调节器的蓄水池,护卫着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平衡。

若尔盖湿地。顾海军 摄

近年来,四川黄河流域,逐步迎来生态的良性逆转。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黄河流域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5%以上,比10年前提高了2个百分点,沙化蔓延的速度减缓至5%以下,黄河干流及支流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2020年,四川黄河流域保湿增绿再升级。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将在黄河流域设立若尔盖国家公园,将公园创建纳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在川西高原筑起一道生态安全屏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 宁夏 ————

贺兰嵯峨,大河旖旎

行走在岸平水阔的银川平原

在宁夏这个唯一

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区

峁塬深处,稻花香里

所见都是欣欣向荣、蓬勃生长的景象

6.jpg

黄河宁夏段水流静且深,397公里,仅占黄河总长的7.26%,但生态卡位异常关键。黄河,好比宁夏肌体的生命动脉,自西南向东北斜在大漠戈壁之间延伸。在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引黄古渠流润下,宁夏千里沃野焕发勃勃生机。

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造就了塞北江南沃野千里。图为黄河吴忠城区段。祁瀛涛 摄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宁夏要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更加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并要求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通过建设黄河文化彰显区,宁夏将进一步摸清境内黄河文化遗产家底。让每一处遗产得到重视、让每一件文物得到保护、让每一项非遗得到传承,黄河文化遗产廊道,将成为维系黄河文化认同感的有效载体。

———— 内蒙古 ————

大河奔流,东归渤海

出兰州,黄河一路向北

在内蒙古境内形成巨大的“几”字湾

“几”字湾两岸6个盟(市)

靠着黄河水的浇灌

历来水草丰美、物产丰富

经济发达、文化昌明

7.jpg

位于黄河“几”字湾的内蒙古,因黄河水的浇灌而富饶美丽。黄河流经内蒙古阿拉善盟、乌海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全区大部分煤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建材、大数据等产业均集中于此。黄河流域是内蒙古的经济核心区、最强引领带动区、矿产资源型产业集中区、多元文化相融交汇区、民族团结代表区,黄河还是内蒙古中西部盟(市)主要的水源地。

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小白河片区航拍。

近年来,内蒙古通过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利益联结机制,充分调动农牧民特别是深度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提供公益性护林员岗位、发展林下经济、承包治沙、嫁接肉苁蓉、沙产业、生态旅游等,让贫困人口真正在林草建设与保护中受益。

随着黄河流域共抓大保护、大治理,内蒙古黄河沿线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将越走越宽。

———— 陕西 ————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从府谷到潼关

黄河在陕蜿蜒700余公里

它的最大支流——渭河

滋润了八百里秦川

使关中平原成为

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8.jpg

黄河难治,根在泥沙。几十年来,陕西不断探索治理与保护黄河的路径:率先启动退耕还林建设、在全国率先开展“健康小流域”研究……每一抹绿色的背后,都有一个艰苦卓绝的故事,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栉风沐雨的执着努力。

黄河渭河汇流处湿地。王海涛 摄

绿色发展理念根植人心——从“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三秦儿女的共识。

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陕西建立湿地分级体系,对湿地进行分级管理,有效改善养殖水和周边湿地水体,成为黄河保护的点睛之笔。这是永恒的生命之链,也是永恒的生命之恋。

———— 山西 ————

奔涌东流的黄河水

在老牛湾“敲开”了山西的大门

自此急转南下

开辟了晋陕大峡谷

冲刷出“黄河金三角”

孕育了以壶口瀑布为代表的“黄河魂”

留下了最早的“中国”见证陶峙遗址

9.jpg

黄河由老牛湾入晋,从西、南两侧流过山西省,流域面积占到该省面积的六成多。山西省黄河流域尤其是吕梁山区缺林少绿,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是全省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是典型的“生态洼地”,吕梁山区年输入黄河泥沙占全省入黄泥沙80%以上。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三晋大地美如画。栗卢建 摄

山西省委省政府重点围绕吕梁山生态脆弱区等“四大区域”,创新推进购买式造林等“十大机制”,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等“十大工程”,全流域布局,按山系治理,统筹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初步建成以沿黄地区经济林及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吕梁山中南部水土保持林、汾河上游水源涵养林、北部风沙区防风固沙林为骨架的区域防护林体系。截至目前,黄河流域完成造林2158万亩,进一步筑牢拱卫黄河流域生态屏障。

———— 河南 ————

条条黄龙挟泥带沙喷涌而出

一时间峡谷轰鸣,彩虹凌空

大河在峡谷奔流

两岸褐色高崖陡立

河南

居天地之中而为文化肇始之地

看黄河文化中原文脉独领风骚

10.jpg

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之地,河南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的治理和保护大江大河战略大棋局中,责任尤其大,担子尤其重。河南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响亮提出,发挥河南在黄河流域的独特优势,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谱写出彩河南乐章”。

俯瞰三门峡市湖滨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项目,上千亩已经完成精细化整理的梯田像一幅绿色油画。孙猛 摄

一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桩桩部署、件件安排,无不紧扣黄河大战略谋篇布阵、落子成局。

如今,河南沿黄各地统筹抓好调沙固堤安澜工程、健全防汛应急体系、湿地保护恢复、水土流失治理及污染防治、河道滩区整治,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河南段)主体工程完工,黄河两岸501公里标准化堤防建成,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正有序推进。

———— 山东 ————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哺育生命的黄河水

养育了不惧惊涛骇浪的黄河鱼

黄河鱼也给黄河水增添了活力和灵性

如今,山东千里黄河滩

万里黄河奔腾依旧

千里滩区换了人间

11.jpg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作出黄河滩区居民迁建重大决策部署。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把这一民生工程作为脱贫攻坚重点任务,2017年提出用3年时间,给60万名滩区群众一个稳稳的家。

如今,山东千里黄河滩,有的地方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有的地方搬家正忙、人来人往,有的地方旧村复垦、沃野金黄,好一派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

滩区新家园,9月16日,空中俯瞰利津县北宋镇高家村,改造提升后的村台稳稳扎根黄河滩。孟晓峰/摄影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60万人,涉7市16县(区),规划总投资260亿元。仅东明一县淤筑的24个村台,就动用土方8200万立方米,能堆起4米高、双向6车道的高速公路720公里,长度是济青高速公路的2倍多。这是一次系统的迁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调整数万农户耕地,优化滩区村庄布局,重塑滩区产业格局。这是一场逐梦的奔跑。农业、水利、交通、教育、文旅等26个滩区迁建专项方案接续推出,让滩区群众既“挪穷窝”,又“拔穷根”。

晨光中的黄河景泰老龙湾。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生晖

黄河不语,千载万年

黄河奔腾,日日夜夜

中华文明在她身边生生不息

保护黄河

是事关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征程万里风正劲

重任千钧再出发

沿黄九省(区)尽管地域不同

但信念一致,保护母亲河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