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 “春捂”捂多久有讲究(服务窗)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尽管气温日渐回暖,但早晚仍比较冷。“春捂”具体要捂到什么时候?温度、时间、部位各有讲究。

    人民日报
  • 老年助餐兼具公益性和市场化,防止“福利泛化”

    近日,以“办好‘关键小事’ 托举幸福晚年”为主题的创新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研究机构的参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办好老年助餐服务这项重要的民生实事。

    人民日报
  • “体重管理”引领中国健康新风尚

    看着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零食,市民于先生徘徊许久,最终还是决定放弃。于先生近两年体检出现异常指标,他下决心要坚持自己的体重管理计划——科学地减少摄入、加强运动。

    新华网
  • 延至3月17日24时!北京供暖延长两天

    3月16日、17日北京市气温较低。根据《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和天气状况,经研究决定2024—2025供暖季延长2天至3月17日24时。

    央视网
  • 因地制宜念好“山字经”(乡村观察)

    “盛产期亩产达到4000斤,收入好着呢!”春雨贵如油,湖北省郧西县安家乡神雾岭村,脱贫户刘帮田一家抢抓农时忙着种黄精。去年他种的30亩中药材黄精和苍术,毛收入超过10万元。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大山深处的老刘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人民日报
  • 全国将新增1000万亩再生稻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促进再生稻发展重点工作导引(2025—2030年)》,提出围绕品种、农机、技术、基础保障、政策支撑等方面制定再生稻全产业链问题清单,指导各地进一步抓好再生稻生产。

    人民日报
  • 气象服务呵护结“金果”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齐镇凉阁村,返乡创业青年邓晓庆的35亩设施大棚内,工人们正在养护猕猴桃树,两台六要素微型智能果园气象站藏在藤蔓间。“气象站可帮我省了不少力,以前全靠人工监测,现在通过手机就可以精准掌握天气状况及果园的湿度、温度。”说话间,邓晓庆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起来。

    人民日报
  • 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茂密的灌木丛里,一群乌骨鸡叽叽喳喳地穿梭觅食。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螺髻山乌骨鸡科研选育基地里,新建的螺髻山乌骨鸡文化园又迎来一批购买鸡苗的客户。

    人民日报
  • 旅居养老:远处安家,生活添彩(体验·民生一线观察)

    去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开发旅居养老市场,因地制宜发展康养旅居等新业态,推动旅居养老目的地建设。”   旅居养老,老年人体验如何?服务怎么样?如何保障服务质量?记者近日在北京、云南进行了采访。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