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农业生产 “良种+托管”夯实粮食丰收基础
近日,山东滕州市的45万亩马铃薯播种工作全面展开。
近日,山东滕州市的45万亩马铃薯播种工作全面展开。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对肉蛋奶的需求越来越大。保障饲料粮的供给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一个新课题。
一早,四川省中江县永太镇的田野在晨光中慢慢苏醒。 刀片旋转,泥土翻飞。35岁的种粮大户常滔驾驶着旋耕机穿梭田间。 常滔是返乡新农人,在村里流转了2300多亩地。“旋耕机耕地,省时省力。你看,不到10分钟,就能翻耕2亩育秧田,深度足有20厘米。”这速度,搁以前,他想都不敢想。
初春时节,各地逐步进入农业生产大忙时节。农机具在田间高速运转,助力春耕生产。
眼下,各地春耕备播已经陆续开始,农业保险也即将进入承保高峰期。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开发布,这是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十三个中央一号文件。
3月1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东川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调研时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和省两会部署,坚定信心、实干争先,坚决扛起保护生态环境重大使命,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坚定不移当好“中华水塔” ...
近期,在云南镇雄,当地通过政策扶持、兴建园区等方式,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让之前很多外出务工人员能够返乡发展,也助力当地产业振兴。
2025年中国两会即将召开,过去一年,代表委员们扎根基层,从田间地头到科研一线,从社区服务到新兴产业,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山东菏泽市900多万亩冬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今年,当地继续大力推广新型植保农机,不断提升春耕春管效率。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我国农业科研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在科研育种加代、应急种子生产、制种繁种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