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雪下的温暖防线:农技专家指导农户科学防寒,保障农业生产平稳
11月25日以来,黑龙江省黑河市遭遇持续强降雪天气,气温也大幅下降。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派出农技人员,指导农户科学应对畜牧业、设施农业低温冻害。
11月25日以来,黑龙江省黑河市遭遇持续强降雪天气,气温也大幅下降。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派出农技人员,指导农户科学应对畜牧业、设施农业低温冻害。
眼下,秋粮收购正在进行。各地供销合作社聚焦服务于粮食收储、进仓、加工的“最后一公里”,推进产后节粮减损。
一头连乡村,一头连市场。前10个月,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农产品销售额2.4万亿元,消费品零售额2.3万亿元,县域流通服务网络下沉到县、乡、村。
本轮寒潮天气也影响到了上海、江苏等长三角地区。在江苏,这两天的最低温在3—4℃,当地采取多种措施,减少低温对果蔬和水产养殖的影响。
中国苹果产业协会和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最新联合发布,截至目前,中国苹果产量世界第一、消费规模世界第一,中国苹果期货是全球第一个鲜果期货品种。
寒冬虽已至,收获仍不停。在我国广袤的国土上,还有很多农户正在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立冬时节,广西玉林市容县沙田柚采摘已接近尾声。走进容县自良镇自良村村民成强家中,他正在炒制柚皮糖,随着上下翻炒、抖散,柚皮慢慢失去水分,包裹上一层薄薄的糖霜,柚皮的清香弥漫开来。
立冬过后,全国秋冬种接近尾声。冬小麦播种已过九成,冬油菜过九成半。各地通过推广新机械、建设高标准农田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夯实产能基础。
近期,农业农村部出台《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与《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到2028年底,我国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将大幅提升。
今年,我国粮食产量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产量迈上新台阶的背后,离不开农机装备的支撑。今年各地把农机补短板的重心放在拖拉机的“换挡”升级上,效果如何?
“冬吃萝卜夏吃姜”。这段时间,重庆南川区的高山萝卜开始上市。今年的收成怎么样?一起去看看。
在近日召开的2024年度中国农资经销商年会暨第四届智慧农资发展与应用大会上,全国农资保供平台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