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日”庆祝活动在科威特等国举行
“国际中文日”庆祝活动日前分别在科威特、阿尔及利亚、沙特阿拉伯等国举行,这些活动为来宾们带来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体验。
“国际中文日”庆祝活动日前分别在科威特、阿尔及利亚、沙特阿拉伯等国举行,这些活动为来宾们带来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体验。
在我国南极中山站,今年,科考队员持续开展光学和射电波段的空间监测工作,部署一套大口径自动跟踪的光学望远镜和新的天文观测仓,从而进一步提高空间碎片威胁预警,支持全球化太空治理。
据“微言教育”公众号消息,近日,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通知,明确202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报名工作4月21日开始。
要想让机器人更快走入工厂和家庭,完成接近人类的各种复杂动作,触觉感知必不可少。近期,不少人形机器人披上了“电子皮肤”,加快对真实世界的探索。
“简历筛选有啥标准”“往年报录比例如何”……中国人民大学,春季学期首场招聘宣讲会上,同学们早早来到教室。一问一答,现场活跃起来; 杭州西站,人来人往,余杭区新春综合类人才交流大会办进高铁站。“下车递简历”“求职不出站”,交通枢纽变身人才枢纽,30多所高校、200多家企业单位参与;
6岁时躺在山坡放牛“牧星”,在36岁时真的去天上“摘星星”了,他就是我国首位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载荷专家、航天员桂海潮。从云南保山施甸县姚关镇的小山村一路走来,桂海潮用努力与拼搏,追逐梦想、实现梦想。大山的沟壑,可以用知识和奋斗来跨越。
从ChatGPT到DeepSeek,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文学科带来了一定挑战。运用大语言模型,可以根据自己意愿生成想要的文本,且不需要经过长期的文学教育或学术训练。这样的文本可能缺乏一定独创性,但其高仿真能力,以及展现出来的某种程度的思考、辨析与推理,不容小觑。
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青海大学推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辅修专业,面向校内非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学生开放报名,以满足学生对学科与AI交叉探索的需求。
“实现原子级特征尺度与可重构光频相控阵的纳米激光器”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我国科研团队研发的纳米机器人可为患者清除血栓……小小纳米,潜力无限,在微观世界迸发推动科技发展的动能。
光,是宇宙中最迅捷的“信使”。它以每秒约30万公里的速度穿越星际,难以挽留。 如今却不一样了,通过固体量子芯片,我们可以“留住光”——存储和转发光子带来的量子信息,为未来量子互联网(如量子云计算、分布式传感)等提供关键硬件支撑。
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何鉴别AI生成内容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近日,浙江西湖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研发的Fast—DetectGPT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方案。该程序对GPT3.5、GPT4生成文本的识别率分别达到96%和90%,检测速度较此前技术提升340倍。该团队关于Fast—Detect ...
时而摆动“尾鳍”游动,时而展开“背鳍”滑翔,还能用足部爬行……一台身长不到50厘米、体重仅2.7千克,能在万米深海实现多模态运动的小型机器人(上图为示意图,受访团队供图),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浙江大学历经6年研发的,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