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要立足解决问题(金台潮声·作风建设系列谈⑩)
一段时间以来,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引发广泛关注,其中明确要求“严禁异地部门间无实质内容的学习交流和考察调研”。这一规定直击现实病灶,释放出党中央力戒形式主义、根治调研乱象的坚定决心。
一段时间以来,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引发广泛关注,其中明确要求“严禁异地部门间无实质内容的学习交流和考察调研”。这一规定直击现实病灶,释放出党中央力戒形式主义、根治调研乱象的坚定决心。
端午假期,选购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络绎不绝,一些门店看车的客流量显著增加。得益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消费者购车获补贴、享实惠。
端午佳节,观察到“一减一增”两个现象。 “减”的是粽子包装。商家遵循国家对于空隙率、包装层数等方面的硬性要求,礼盒更多采用纸、铁等材质。包装变得简约,粽子价格亲民,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基础之策。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对推进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等市场化交易作出系统部署,正是要以改革之力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全面绿色转型。
粽叶飘香,又是一年端午至。我们在这个初夏时节,纷纷在门上悬挂艾草、与家人团坐品尝软糯粽子、给孩童挂起各式香包……端午习俗是一套精妙的文化编码系统,每一个元素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记忆。
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开展,明确要求“开门教育要注重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
一部部突围史,正是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走出舒适区、在“补课”中实现超越的历史 坚定信心,保持“既急不得,也慢不得”的心态,蓄积拼劲和韧劲,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片创新的热土上,将出现更多的“鸿蒙时刻”,也将上演更多从追赶到超越的逆袭故事
一年多前,我作为一名选调生,奔赴四川仁寿县洪水村,开启了驻村工作。一腔热情的我,很快就遭遇了“水土不服”。
制定标准,追求的是“味道标准”,而不是“标准味道”;是要避免“难吃的下限”,而非限制“好吃的上限”。只要标准制定得当,完全可以实现“风味”与“标准”的统筹兼顾
出院结算,长长的收费明细单里,有不少看不懂的花费;在A省做了个核磁,收费450元,到了B省,可能就变成了500多元,而且还可能有不同价格的材料费。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也给群众带来了很多困惑和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