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

  • 青海省举行“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

    4月22日,青海省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在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文化广场启动,活动主题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青海日报
  • 我国年均修复草原超4600万亩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草原被誉为地球的“皮肤”,国家林草局草原管理司司长李拥军介绍,近年来国家林草局以组织实施“双重”“三北”等工程为抓手,持续推进草原修复治理,年均修复草原超过4600万亩。

    新华网
  • 森林食品两个团体标准在京发布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18日在北京发布新修订的《森林食品认证规范》和《森林食品认证管理办法》两个团体标准。

    人民日报
  • 内蒙古9.7亿亩草原实现“带薪休假”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获悉:从4月1日起,内蒙古自治区共有9.7亿亩草原陆续进入休牧期,其中3.8亿亩禁牧区草原实行5年全年禁牧,5.9亿亩草畜平衡区草原执行不少于45天的春季休牧制度。休牧期间,通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9.7亿亩草原实现“带薪休假”。

    人民日报
  • 北京启动2025年扬尘专项治理

    记者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日前,北京市2025年扬尘专项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启动,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等多部门联动,加强扬尘污染防治,提高城市洁净度。

    人民日报
  • 我国首次全面掌握青头潜鸭种群信息

    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全国青头潜鸭越冬同步调查近期完成,确定我国青头潜鸭种群数量达2555只,与2012年的1000只相比实现倍增;确定重要栖息地16处。经此次调查,我国首次全面掌握青头潜鸭种群信息。

    人民日报
  •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打造自然保护地典范

    雪山接天际、冰川镶云边,湖泊似星罗、湿地如棋布……青海的各类型生态要素完备,是享有“山宗水源路之冲”美誉的大美之地。这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重要启动区。

    新华网
  • 海北:生态农牧业“九个一”工程 实现县域全覆盖

    海北藏族自治州以生产经营产业化、物质装备现代化、主导产业集群化、乡村资金整合化为目标,以县为主体、乡镇为载体、村为延伸,大力实施生态农牧业“九个一”工程。截至目前,该工程已实现县域全覆盖,并向“九+N”拓展。

    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