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猫的生存之道
荒漠猫栖居在荒漠吗?很多人初识荒漠猫,也许反复这样问过。事实上,荒漠猫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典型栖息地是高山草甸或灌丛,祁连山丰富独有的生态系统,为荒漠猫提供了绝佳的栖居环境。
荒漠猫栖居在荒漠吗?很多人初识荒漠猫,也许反复这样问过。事实上,荒漠猫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典型栖息地是高山草甸或灌丛,祁连山丰富独有的生态系统,为荒漠猫提供了绝佳的栖居环境。
6月2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晓军,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东川赴木里矿区,调研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成效巩固提升情况,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国之大者”,扛牢政治责任,持之以恒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切实增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青海,三江之源,“中华水塔”。这里,“生态”是本底,重在保护治理;“国际化”是追求,重在品质升级;“目的地”是方向,重在融合创新。
据了解,省生态环境厅通过构建全省、五大生态板块(三江源地区、泛共和盆地、祁连山地区、柴达木盆地、河湟谷地)、市(州)、县四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按照“一单元一清单”的原则,推进生态环境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突出分类管理、分区施策,初步建立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
据中国气象局官方微博消息,6月27日,在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5)》正式发布。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为何要出台这一意见?主要目标是什么?将如何落实?
截至目前,全国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有大约30万支,志愿者人数超过3500万,实施了151万多个项目活动,成为传播绿色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今年以来,新疆持续巩固拓展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成果,在去年锁边“合龙”的基础上植绿扩边479万亩,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绿围脖”越发厚实。
6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5月全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交易数据。
我省对2022年起制定实施的“1+18”制度,通过重组合并、化繁为简、“废改立留”,重构健全工业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全过程全链条全领域“1+11”新制度体系,切实守牢红线底线、填补监管漏洞、消除管理盲区、提升服务水平。
6月16日,《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通过验收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