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

  • 我国首个系统性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文件发布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正式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试行)》(以下简称《通用实施规则》)和中国产品碳足迹标识,这是我国首个系统性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文件。该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构建全国统一的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工作取得关键突破。

    人民日报
  • 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举办

    3月23日是第六十五个世界气象日,主题为“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当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在北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

    人民日报
  • 北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传月启动

    22日,2025年北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传月在颐和园“科普学堂”启动。此次宣传月以“春醒万物 多彩生态”为主题,将持续至5月下旬,举办130余场次主题科普活动。

    人民日报
  • 福建着力激发投资创业活力(坚定信心,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钢架林立、焊花飞舞,在福建泉州百宏化学有限公司绿色化智能化改造项目现场,1300多名施工人员忙得热火朝天。“产业政策激励、市场前景向好,今年投资40亿元改造。”公司副总经理吕涛信心满满,“正抓紧安装智能传感设备,力争5月投产。”

    人民日报
  • 这里,很中国、很世界!

    当昆仑山脉的雪线在晨曦中镀上金边,当三江源的冰川融水汇成奔涌的江河,当茶卡盐湖的镜面倒映出亿万星辰,这片土地以最原始的语言诠释着生命的壮阔。

    青海日报
  • 西辽河干流水头首次与孝庄河交汇

    3月21日23时57分,西辽河干流补水水头与孝庄河汇入口既有水面衔接,实现总办窝堡枢纽以下85公里有水,超出去年汛期调度水头行进终点12.1公里,刷新了西辽河干流水头近27年来行进最远距离,对实现2025年西辽河水资源调度目标、复苏西辽河健康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网
  • 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保障我国水安全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同步开启。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主题为“冰川保护”。我国纪念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是“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

    人民日报
  • 推动建设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提出通过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建设运行,实现对能耗和碳排放的精准化计量、精细化管控、智能化决策与可视化呈现,提升工业企业和园区节能降碳管理能力,支撑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碳排放降低,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人民日报
  • 2024—2025年度黄河防凌工作结束

    3月19日,黄河干流内蒙古封冻河段全线开通,标志着2024—2025年度黄河防凌工作平稳结束,凌汛期间未发生较大险情灾情。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