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

  • 西辽河干流顺利实现全线过流

    4月10日10时,西辽河春季生态补水调度取得重要进展,干流水头到达教来河口,顺利与下游有水河道衔接,断流27年之久的西辽河干流首次实现全线过流,母亲河复苏行动的一项重要标志性任务圆满完成。

    人民网
  • 2025年引滦入津供水工作正式启动

    据水利部消息,4月8日10时,引滦枢纽工程正式启动2025年引滦入津供水工作,初始供水流量30立方米/秒,本次计划供水总量2.51亿立方米。

    央视网
  • 水利部:西辽河干流顺利实现全线过流

    4月10日10时,西辽河春季生态补水调度取得重要进展,干流水头到达教来河口,顺利与下游有水河道衔接,断流27年之久的西辽河干流首次实现全线过流,母亲河复苏行动的一项重要标志性任务圆满完成。

    央视网
  • 20多年,种出又一个塞罕坝(美丽中国)

    千松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2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通过推广林草间作、林牧结合等多种模式,完成造林工程逾百万亩。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百姓增收致富。   阳春时节,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的千松坝林场,草木初发,为连绵的群山和广袤的原野添上一抹绿意。

    人民日报
  • 澜湄地区国家共同构建亚洲象保护平台

    第八个“澜湄周”期间,澜湄地区促进人象和谐共生技术及管理模式研讨会在云南昆明举行。会上,中国、柬埔寨、老挝等国代表共同发起成立了澜湄国家亚洲象保护研究合作平台,以此进一步强化区域层面合作研究,产出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推进亚洲象种群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人民日报
  • 广东公布首批区域植物园和乡土植物园名单

    近日,广东省林业局公布第一批区域植物园和乡土植物园名单,并明确将广州云溪植物园等26家迁地保护机构纳入广东省植物迁地保护体系。记者了解到,26家迁地保护机构分为8家区域植物园、18家乡土植物园,包含植物园、树木园、扩繁和迁地保护研究中心、种质资源圃(库)等多种类型。

    人民日报
  • 辽宁有序推进废弃矿山治理复绿

    记者日前从辽宁省政府新闻办获悉:2025年是辽宁省废弃矿山复绿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年底前全省将完成三年复绿治理43.7万亩总目标。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