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 持之以恒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思想纵横)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一子落”,党的建设“满盘活”。“中央八项规定堤坝是好不容易筑起的,一定要倍加珍惜,不断巡堤检修、培土加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化风成俗需要时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是冲刺跑,而是马拉松。我们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持之以恒加固中央八项规定 ...

    人民日报
  • 美国滥施关税及中国反制措施的法理视角透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主席指出:“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违背历史潮流和经济规律,不会有赢家。”近日,美国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挑起贸易战,严重损害国际经贸秩序,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负面影响。美国此种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径,不仅冲击国际经济格局,更暴露了美国贸易政策和实践在国际法及美国国内法框架下的合法性和正当性缺陷。 ...

    人民日报
  • 发挥中医药作用助力银发经济发展

    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我国自20世纪末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增长。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 ...

    人民日报
  • 深刻理解新形势下中国周边工作的理念与行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举行会谈时指出:“中国将坚持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让中国式现代化成果更多惠及周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谋划和部署周边工作,推动我国同周边关系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时期。

    人民日报
  • 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携手开创亚洲新未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柬埔寨人民党主席、参议院主席洪森时表示:“站在亚洲实现整体振兴的新起点上,中国将坚持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保持周边外交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让中国式现代化成果更多惠及周边,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携手推进亚洲现代化进程。”在2025 ...

    人民日报
  •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前不久出版发行的《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以下简称《文选》)中,不少著作都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深刻论述。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 ...

    人民日报
  • 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力量”(思想纵横)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需要大力推动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力量”,蹚出富有 ...

    人民日报
  • 开创中国海洋史研究新局面(专题深思)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边疆史和边疆治理相关的多学科研究,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加强边疆史研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海洋大国,我国有着万里海疆。深化海洋史研究、开创中国海洋史研究新局面,是推动边疆史 ...

    人民日报
  • 加强高校音乐教育 传承传统音乐文化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由广大民众集体创造、传承和发展而来的音乐形式、音乐作品、表演技艺等的总和,承载着不同时代人们的情感、思想与生活印记,呈现为动态发展演变模式。

    青海日报
  • 浅谈职业院校教师美育素养

    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依据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职业院校应积极开展美育浸润工作,包括以美育浸润学校、教师和学生,构建美育教育全覆盖体系,打造全新的美育生态。

    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