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全力打好强降雨防范应对攻坚战
7月14日以来,海北藏族自治州出现持续强降水天气,此轮强降雨波及范围广、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易引发泥石流、滑坡、山洪等地质灾害的风险隐患高,防汛形势异常严峻复杂。
7月14日以来,海北藏族自治州出现持续强降水天气,此轮强降雨波及范围广、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易引发泥石流、滑坡、山洪等地质灾害的风险隐患高,防汛形势异常严峻复杂。
7月22日,由西宁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遇见西宁·城市烟火集”文旅推介活动在上海市启动。
七月的丹麻滩,碧空如洗,溪流澄澈,油菜花海与碧绿麦浪交织成一幅高原鲜艳的生态画卷。
网格化治理作为近年来广泛推行的一种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拥有着提高治理效率、强化管理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等多方面优势,已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群众需求复杂多元,网格服务如何由单一向全科发展,更好发挥作用推动基层精细化治理,是当前所需要关注的重点。
今年以来,西宁市城西区兴海路街道中华巷社区党委立足发展新使命,聚焦居民群众新期盼,不断创新“党建+网格+服务+”基层治理办法,全力化解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40多个,让“小事不出网,大事不出院,难事不出社区”惠及广大居民群众,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指数。
作为容纳600户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新家园”,日益格社区曾面临严峻挑战。楼道杂物堆积、就业渠道匮乏、邻里纠纷不断,搬迁群众经历着“水土不服”的治理困境,而破局的密码,则蕴藏在这张“红网暖格”的创新实践中。
近日,莫云乡聚焦生态保护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举办生态管护员技能培训暨综合宣传大会,1500余名生态管护员、村干部及群众代表参训。
截至7月21日,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斜沟乡开展防汛重点隐患排查100余次,成功转移群众345户1561人。
7月17日,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祁华锦绣峨堡古城驿站门口游客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7月18日,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青山乡党委组织150余名党员干部组建34个党员责任区,将防汛一线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试金石”,构建“党委统筹、支部落实、党员带头”三级防汛体系,广大党员干部在防汛救灾中展现担当作为。
进入主汛期以来,互助县各乡镇在上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及时成立信息组、转移组、抢险组、安置组,在临时安置点设置党员先锋室,构建“书记乡长—班子成员—村‘两委’干部—社长—网格员”体系,确保群众“需求有人管、难题有人解”。
西宁市城西区通过“拓渠道、兜底线、强素质、增活力”四项举措,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扩容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