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文化

  • 骨针:青海原始制衣技艺的见证

    ​针,古称为“鍼”,《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鍼)所以缝也”。不起眼的一枚针,却是早期人类聪明才智的体现,它让人类缝制衣物遮羞避寒成为可能,也就有了后来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夏日葛衣,冬日鹿裘”的记载。

    青海日报
  • 另一个源头,另一条河

    河源确定约古宗列盆地,几十年来,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1978年7月,青海省测绘局组织多方面专家在黄河源头进行一个月的勘察后,提出“定卡日曲为黄河正源比约古宗列更为合适”。“卡日曲”为藏语,意为铜色的河。海拔高度4830米,五条从山坡切沟流出的泉水,形成宽约1米、深不及1米的卡日曲河谷溪流,由西南向东 ...

    青海日报
  • 为人民服务就是理想信念

    近日,由宁波影视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和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广播电视台联袂出品的电影《牧民省长尕布龙》在全国公映。影片根据青海省原副省长、“时代楷模”尕布龙同志一心为民、全心为公的典型事例,交织穿插改编而成。

    青海日报
  • 青海人的青海情

    不论是现实生活中的尕布龙副省长,还是银幕中黄品沅扮演的尕布龙副省长,电影《牧民省长尕布龙》着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青海日报
  • 星宿海

    从泉眼到溪流再到河流,生命才有了表达。但在最初的源头,找到一条像样的溪流,真还不是一件容易事。好不容易寻着它的蛛丝马迹,以为循着它就可以找到下面更大一点的溪水或者往上更小的分支,但它却往往跟你捉迷藏似的,消隐在草甸上的砾石或草丛里。

    青海日报
  • 乡村建筑该有什么样的面孔

    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今年颁发给了一位非洲建筑师。观其作品,土黄和砖红是主基调,这和大地的色彩无限贴合。同时,他的建筑不执着于横平竖直的板正,而是根植于周边环境,发扬线条的美;材质上采用当地的土和泥,考虑可持续性、耐用性。他以其全部作品向世人昭示:根植于当地的材料,能够创造无限的力量。 ...

    青海日报
  • 功夫有时也“唐捐”

    生活中某些俗话充塞在我们耳边,比如“有心人,天不负”“一分辛劳一分收获”“春天播下种子,秋天必有收获”“功不唐捐”等等,它们长时间被人当成不证而明的“公理”,我们很少认真想过,这些正能量满满的话是否概括了事物的全部真相。

    青海日报
  • 鲁峻:丹青再现百年前丹噶尔风情

    出西宁西行约50公里,就到了丹噶尔古城。从古至今,丹噶尔有不少美誉——“环海商都”“小北京”“海藏通衢”“海藏咽喉”。自古以来,丹噶尔就位居中原地区通往青海牧区和西藏的交通要道,是农业区和牧业区、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汉文化和藏文化的过渡之地,也是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青海道上的要冲,更是青藏高原北部茶马 ...

    青海日报
  • 青海的旧、中石器时代石器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青海地处三江之源,东西连接着中原与新疆,南北连接着内蒙古高原与西藏、四川,历史上,曾有二十多个民族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多样的自然环境、不同的经济形态、复杂的民族结构,各种文化因素在这里交融汇聚,留下了灿若星河的珍贵文 ...

    青海日报
  • 河湟端午节

    五月的河湟谷地,杨柳葱茏,鲜花铺满大地,人们在一片生机中迎来了端午节。河湟地区的端午节,从饮食文化到佩饰文化,从辟邪习俗到漫“少年”(“花儿”),都充满了浓郁的河湟地域风情。

    青海日报
  • 芒种

    与姨妈已有好几个月没见过面了,几日前,姨妈打来电话,我们在电话里自是猛聊一阵。我们闲聊的话题永远离不开家长里短,离不开姨妈家养的那些猫猫狗狗、猪娃鸡仔以及庄稼地。

    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