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文化

  • 魏晋“凌江将军章”铜印

    此件魏晋“凌江将军章”铜印出土于青海省西宁市南滩砖瓦厂魏晋墓,长2.3厘米,宽2.4厘米,高3厘米。该印由印章及印盒组成,龟钮方印,半球形印盒。

    青海日报
  • 【百件文物说青海】一纸布告里的青海茶马往事——《百件文物说青海》之六十五

    告示记载了明代青海茶马互市的历史往事,反映了茶马贸易制度——“金牌差马”的历史概况。这张茶马互市布告,不仅反映了明王朝稳定青藏地区的策略,更是汉藏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通过茶马互市,藏族民众与中原王朝之间的政治纽带连接得更加紧密,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青海观察客户端
  • 写作的支点与合理的回归——读北槡诗作有感

    “艺术是第二自然,也是神秘的东西,但却更好理解,因为它本产于理智。”读北槡的诗作让我想到了歌德的这句话。在重庆诗坛,北槡绝对是高产户,其诗作多数是短诗。短小精悍的短。

    青海日报
  • 紧贴大地的倾心叙写和文化情怀——简评雪归《青绣》

    “信念,是心中永远不熄灭的火焰。”青海女作家雪归这样说,恰也彰显了雪归始终紧贴大地和把握时代脉搏的写作姿态、职业操守和精神向度。上下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层积于中国人的生产活动中,显现于各民族的饮食起居里。

    青海日报
  • 风雪唐古拉(节选)

    当我再次醒来,世界完全变了一个样子,我感觉浑身有了劲儿,精神饱满。

    青海日报
  • 从“癞蛤蟆避当午”说起

    “癞蛤蟆避当午”是流传在河湟谷地的一句俗语。河湟老百姓口中的“当午”,就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又叫端阳节、五月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艾节、夏节等。

    青海日报
  • 北魏“乙弗莫瓌”墓砖

    此件北魏“乙弗莫瓌”墓砖出土于山西应县大黄巍乡,长26.5厘米、宽13厘米、厚3.5厘米。

    青海日报
  • 身无饰行

    中国人自古就特别看重操守,所谓“德才”,“德”永远摆在“才”的前面。这从逻辑上也非常好理解。

    青海日报